在这样的学习主题下,教师可将教材列出的《我的梦想》《让爱永驻心中》《书香,伴我成长》演讲稿写作话题作为主题式演讲备用题目,把举办演讲比赛作为本单元的真实任务情境,这是生活与语文融合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行”中悟。这样的任务情境能够驱动演讲词的阅读★◆、演讲稿的写作和修改,以及最后演讲活动的举办。演讲活动的举办◆■◆◆★★、评价指标和评比量表的设计与运用,都应该成为“做一个负责任的演讲者”主题贯穿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鲜活而丰富的实践体验◆■★◆。
而新生态课堂就是一种非常契合学习任务群实施的结构范式。简而言之◆★■◆,新生态课堂就是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课堂★◆■◆◆。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师★★◆◆、课程、资源★■■■■■、情境、方式◆★■◆◆★、评价等要素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提供适合且需要的支援帮助。而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又必须在学习主题的引领下★★■■■,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作驱动■★★★◆,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联结,整合资源、选择方式,开展主动、积极的语文读写等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这样的学习任务群需要教学方式的革命,需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更需要课堂结构的调整和运作范式的跟进◆◆★。
学习任务群提的是“学习”而不是“教学”,明确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明确了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不是教师的讲解灌输★★★◆★◆。教师的职责是设计、引领和指导。学习任务群提的是“任务”而不是“问题”,明确了教案设计要体现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别是突出驱动性,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地寻找资源◆◆,参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群”,既是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的集合■■■,更是强调变革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而所有这一切,无论是教师的单元设计还是学生的课堂实施,都是在学习主题的引领、规约下展开的。
鉴于目前现实,笔者建议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尽可能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在学习主题的统摄下,把写作活动纳入单元学习任务之中,让写作活动不再游离于学习任务群教学之外。比如读后感写作,宜引导学生从本单元四篇课文的阅读中汲取古人的思想★◆、智慧等养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认的基础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写作活动宜结合本单元的阅读开展◆◆★◆■,写作主题宜与本单元的“借鉴古人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学习主题保持一致。其次,在新旧教材过渡阶段,建议为写作活动建立学习任务群■■★■,确定学习主题,编制富有情境的写作命题◆★◆■◆,开展系列写作活动◆★■■★,提供写作评价量表■★,以评促写。
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年4月颁布,依标编写的教材还未面世,所以本文结合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相关单元的设计和教学◆★★■★◆,就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单元学习主题的提炼与确定谈一谈个人思考。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单元后安排的写作专题,是以写作知识、方法等进行指导,再通过写作实践加以落实。比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课文是《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写作则是“学写读后感”。再比如前面提及的一、二单元的写作分别是“学习仿写”和■■◆“说明的顺序★■★◆”。如果缺少了单元写作学习主题,写作任务就只是依据不同的写作实践题随题而来。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习任务群教学会不断出现好的方法和优化路径。目前,我们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主题正在成为学习任务群设计与教学的“锚点★■◆”★★★,情境任务、活动体验■◆■◆、学用创结合◆■、教学评一体◆★◆■■◆、实践创新等成为重要节点,推动课堂变革。
现行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结构,简称“双线组元”;阅读部分以教读、自读为主体,辅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简称“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实践等分别以专题形式穿插在阅读教材的相关单元之后。其中“阅读与写作◆■★”为主体的单元◆■■◆,习惯上称为常规单元◆■★★;而力求在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上有所体现的单元称为“活动·探究■★■★”单元。
八年级下册的6个人文主题,分别是“民风民俗◆★★■”“科技之光”“怡情养性■■”“思想光芒★◆◆■”“江山多娇◆■”“情趣理趣”◆★,这些人文主题是依据选文内容范畴进行设计的◆★◆。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和学情,依据推进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需要,明确单元学习主题◆◆◆★◆,将培根铸魂、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学习目标落实下去。比如,在◆★◆“民风民俗”单元,现有《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四篇课文,写作安排的是“学习仿写”★◆■。结合学习内容和初二学生的实情,可将这一单元暂时归类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之下◆★。教师在进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时■◆◆◆★,可将学习主题定为“感知朴素民风,理解民俗价值★■,从民俗文化中汲取成长营养”■■★◆■。再如,在★★■◆◆◆“科技之光★★★”单元,现有《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四篇事理说明文,写作安排的是“说明的顺序◆◆★◆”。本单元内容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等多学科,加之本单元还安排了◆■■◆◆“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专题,因此,这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归到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之中,也可以划归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无论划归何处,就本单元学习任务编制而言◆◆★■◆,应将“尊重自然◆■■■◆■,低碳生活,形成科学理性的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确定为学习主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以学习任务群为结构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并建议◆■“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
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以◆◆■◆★■“活动·探究■◆■★★”形式正式出现的单元共有四个★◆■,初二■◆■★、初三每个学期各有一个单元,八年级下册的◆★◆■◆■“思想光芒”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单元的课文有《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四篇著名演讲文章。作为人文主题的“思想光芒★★◆★■★”,过于泛化和抽象,不宜作为学习任务单元的学习主题;而教材列出的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等三大学习任务,又重在突出语文要素。这种单元,从学习任务群出发■◆★,宜归类到发展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够发挥统领并为学习任务、情境■★★、活动而围绕的学习主题,宜提炼为“做一个负责任的演讲者”★■◆■■★。这样,无论是阅读演讲词、撰写演讲稿■★,还是举办演讲比赛◆◆、参与演讲活动,就有了明确的主题引领,而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就可能是学生不断强化核心素养的过程■■★★◆★。
围绕如何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学者们相继提出“大单元”★★◆“大概念◆★■”■★◆“主题式”◆■◆■■★“项目化”等各种路径,这些探索是很有意义的◆★■■◆◆。但如何实施匹配学习任务群的课堂结构或范式?如何让课堂★■◆、课改相辅相成?这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